206页可编辑PPTX文件。
1. 体系诊断与设计
1.1 全面框架描述
采购供应链体系的诊断与设计涵盖了战略、运营及支撑三个层次。战略层从价值链协同的角度,评估采购职能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的定位,同时分析外部环境对采购决策的影响。运营层关注采购流程及管理,例如先期采购、生产采购等核心操作。支撑层则为整个体系提供保障,包括组织架构、人员能力及信息化系统建设。三者相互作用,共同构成系统化的采购框架。
1.2 各层级解析
- 战略层:明确采购的战略定位,确保其与企业整体目标一致,通过优化协同机制提升采购的价值创造能力。
- 运营层:着眼于采购流程的规范化和高效性,注重成本管控、供应商关系管理及业务精细化运作。
- 支撑层:提供必要的组织及技术支持,包括优化架构、提升人员技能及应用数字化工具。
2. 战略价值与现状
2.1 采购供应链的关键作用
采购供应链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。从质量上看,外协件直接影响产品性能;在研发环节,供应商的早期参与提高了创新效率;从成本视角,采购支出的占比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。此外,采购体系的高效协作还可加速产品上市,提高市场响应速度。
2.2 行业问题剖析
目前部分企业对采购功能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,多将其定位为执行工具,忽略了战略层面的协同价值。比如,一些自主品牌在供应链建设上落后,导致成本高企,质量控制薄弱,与国际先进企业差距显著。
2.3 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
国际领先企业通过规模效益、供应商体系建设及协同创新,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竞争力。例如,日系车企以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基础,实现了质量、成本及交付的综合提升。欧美企业则更加注重透明化的成本管控和直接介入供应链各环节。
3. 战略选择与模式优化
3.1 差异化模式的探索
企业需根据自身定位和能力选择适合的采购模式。例如,日韩模式倾向长期合作,而欧美模式强调结果导向。自主品牌应结合实际,避免盲目依赖国际供应商。
3.2 模式选择的维度
供应商结构、成本透明度、改进方式及技术管控深度是模式选择的核心维度。这些因素决定了采购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。
4. 协同与执行
4.1 跨部门协同的必要性
采购管理需全价值链协同优化,但企业在跨部门协作中常面临障碍,如缺乏清晰分工和责任机制,导致效率低下。通过产品规划、职责梳理及平台资源整合,可有效提升协同效能。
4.2 实施策略
强化跨部门项目团队,明确职责分工,优化资源调度。通过平台化设计减少复杂度,确保采购与研发、生产、质量的高效协作。
5. 战略资源聚焦
5.1 供应链资源的战略意义
供应链资源是企业核心资产,应重点培养核心供应商并加强维护。当前一些企业在资源开发及利用上存在分散与不聚焦的问题,亟需从战略层面予以明确。
5.2 战略路径规划
通过零部件战略分类,实施差异化采购策略,推进采购一体化转型。加强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,实现技术、成本及质量的协同发展。
6. 体系建设与持续优化
6.1 品类管理策略
引入科学的品类管理方法,根据采购模块特点及支出结构,制定差异化策略,提升决策有效性。
6.2 分级供应商管理
建立清晰的供应商分类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,实施差异化管理,强化核心供应商的合作深度。
6.3 持续改进提升
通过知识共享及跨部门协作,完善供应商能力提升机制,推动供应链的持续优化。
7. 采购供应链战略体系建设及最佳实践,206页PPTX
EA之家 » 详解某车企采购供应链战略设计方案:从采购战略到供应链体系建设(品类管理、供方管理,供应体系,持续改进),附206PPT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