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件为108页PPTX文件。
引子:之前写过一篇对业务能力描述的文章,详见:什么是业务能力?为什么要梳理业务能力?如何识别业务能力?
业务流程的也写过几篇:什么是业务流程?什么是流程设计四层架构?以及五级流程体系什么是三级业务流程场景?详解五级流程框架体系
流程型组织也涉及到了一点:业务架构中运营模式化、价值链、业务能力、业务流程是什么关系?
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,常常因为没有搞清楚它们的定义、边界与关系,导致业务架构图画了几十页,却无法指导系统建设;流程优化项目做了半年,却没有解决“跨部门协同”的老问题;建了流程型组织,却仍然“各自为政、流程断点”。
为什么?因为这些词被当成了“工具”,而不是“体系”的一部分。本文将结合此前关于业务能力、流程设计与流程型组织的分析,统一梳理三者之间的联系、区别与联动机制。
1.业务流程:描述“怎么做”
业务流程是一组逻辑上相关的活动集合,这些活动按照特定顺序,利用各种资源,把输入转化为客户期望的输出。
-
流程的本质:是一种价值交付路径。
-
流程的构成要素:输入、活动、资源、规则、输出、客户、价值。
-
流程的作用:串起组织的“做事”逻辑,让价值从需求端流向交付端。
举例:
-
订单履行流程:从客户下单 → 信用评估 → 备货 → 发货 → 回款
-
采购流程:从采购申请 → 供应商选择 → 合同签署 → 收货验收 → 付款
流程的颗粒度可以非常细,也可以保持抽象,关键是适应不同的管理层级与设计目的。
流程也可以分级分类,比如本号多次分享的APQC五级分类、华为的六层分类案例、国内普遍的四层分类等。
2.业务能力:描述“能做什么”
业务能力是企业在某个领域内,为达成特定战略目标所“具备的功能性条件”。它是企业价值创造的“基本单元”。
-
能力的本质:是一种“可复用、可配置”的稳定能力单元。
-
能力的特征:与组织、系统相对解耦;不依赖人员;可映射多个流程。
-
能力的用途:是战略规划、资源配置、架构梳理的核心语言。
举例:
-
产品创新能力
-
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
-
供应链整合能力
能力地图示意:能力一般构建为“三级结构”:
-
一级能力:客户管理
-
二级能力:客户洞察、客户营销、客户服务
-
三级能力:客户细分分析、客户投诉处理等
能力本身不执行,但能力地图是组织构建流程与系统的“框架骨架”。
在Togaf、BizBok主流架构方法论中,业务能力是业务架构的核心构件和主线。因为:

-
能力代表“企业能做什么”,是脱离组织、系统、流程等具体实现路径的中立表达;
-
能力可稳定承接战略,不因部门调整、系统更换而改变;
-
能力图是架构的“骨架”,流程是附着其上的“血管网络”。
换句话说:能力是“业务存在的理由”,流程是“业务运作的路径”。
因此,理论上是先识别能力,再构建流程,是架构抽象到落地的自然逻辑,但现实也有现有流程在提炼能力的案例,如SAP实施项目。
3.流程型组织:确保“谁来负责到底”
流程型组织,是一种围绕关键流程设置组织责任和绩效机制的新型组织形式,注意不是“重画组织架构图”,而是从纵向控制转向横向协同。
-
本质:以“端到端流程”为组织主线,不再以部门为权力中心。
-
管理机制:设置流程Owner,建立跨部门绩效指标,推动责任一体化。
-
适用情境:高协同场景、高客户价值敏感场景、跨职能端到端场景。
举例:
传统组织: 销售部卖出去,财务部收钱,客服部处理投诉,各自为政流程型组织: 端到端“客户订单履行流程”由流程负责人统一管理,各部门为流程服务。

传统组织是“按岗位履责”,流程型组织是“按结果担责”;传统组织是“谁人管事”,流程型组织是“谁管流程”。
所以,流程型组织最大的不同,并非仅仅“增加一个流程角色”,而是组织权力结构、考核机制、协同方式、价值导向的根本性变化。
总结三者关系及应用场景
业务流程是企业完成特定目标的活动路径,关注“怎么做”;业务能力是企业具备的功能单元,关注“能做什么”;流程型组织则围绕流程配置资源与责任,确保“谁来做、做到位”。三者构成业务架构核心:能力定方向,流程落执行,组织保协同。
|
|
|
|
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4.华为流程型组织案例




EA之家 » 业务流程、业务能力、流程型组织三者的关系和区别,附华为流程型组织研究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