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件为网传埃森哲105页PPT案例。
一、战略定位:IT不是配角,而是并购和运营的抓手
医疗企业的IT战略并不只是建系统,而是被明确定位为并购整合与集团运营的抓手。比如收购新医院时,首先要通过信息化尽调快速评估系统、数据和人员,继而决定整合路径;在集团化运营中,则要通过统一平台、标准化流程,把多院区的资源协同起来。
✅ 对IT从业者的启发:IT工作要从“项目建设”升级为“战略工具”,不仅解决内部效率,还要在资本运作和集团治理中发挥作用。
二、能力模型:从应用清单到业务能力
蓝图中最值得借鉴的,是它用“六大能力维度 + 业务场景”替代了传统的“系统模块表”。能力维度包括:临床服务、医技医辅、客户服务、运营管理、数据利用、协同业务。
✅ 启发:IT规划要避免只停留在“上了哪些系统”,而是要抽象出业务能力,用能力来驱动应用架构。这样做能避免系统割裂,并为未来扩展预留空间。
三、场景化设计:能力组合而非功能堆砌
比如“统一预约”“区域影像中心”“远程医疗”,都是把多个能力组合起来的结果,而不是单点功能的简单实现。
-
统一预约:能力组合 = 患者服务 + 医护排班 + 支付结算 + 医院资源同步。
-
区域影像中心:能力组合 = 影像采集 + 存储共享 + 远程调用 + 科研支撑。
✅ 启发:IT系统建设要站在场景驱动、能力重组的高度,而不是“缺啥补啥”的补丁式思路。
四、架构分层:双层集成平台的思路
蓝图提出了“集团集成平台 + 医院集成平台”的双层架构:
-
集团层面:统一标准、集中数据、跨医院协同;
-
医院层面:满足本地临床和管理的差异化需求。
✅ 启发:集团型企业的IT架构要避免“一刀切”,需要双层集成:既保持统一,又允许灵活,才不会在管控和落地之间失衡。
五、数据价值:从记录到分析再到决策
蓝图把“数据利用”单独作为一类能力,强调临床科研、运营管理和客户服务数据的分析与二次利用。这里可以看到从“记录系统”向“决策系统”的跃迁。
✅ 启发: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只停在病历和财务的存档,要通过数据治理、模型化和分析来形成价值闭环。
六、方法论启示:如何做IT战略规划
对IT从业者最实用的,是蓝图背后的规划方法论:
-
调研诊断:通过评估工具箱,对组织管控、应用、技术、数据逐一打分。
-
能力建模:抽象出业务能力全景图,保证未来架构有统一坐标。
-
蓝图设计:形成应用、技术、基础设施的整体架构,并明确三年路线图。
-
场景导向:用典型场景承载能力落地,避免架构空转。
✅ 启发:这是一个标准的架构规划闭环,可供其他行业IT从业者在做蓝图设计时参考。
七、105页网传埃森哲医疗行业规划案例



EA之家 » 医疗企业IT战略蓝图的专业解读:从数字化到架构的思考,附105页PPT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