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件为162页可编辑PPTX文件。
“十五五”规划,是央国企承接国家战略、引领行业转型、塑造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一役。相比于写一份“漂亮的文件”,真正的挑战在于——如何把规划做得既有战略高度,又能落地执行。
本文结合最新指导手册与实践经验,总结出7大核心方法,并配合央国企典型案例,回答一个直白的问题:十五五规划到底怎么做?

方法一:宏观环境诊断(PESTEL + 趋势分析)
企业五年规划首先要对外部环境有清晰认知。

-
PESTEL分析: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技术、生态、法律六个维度系统研判外部变化。
-
趋势与生命周期分析:判断产业所处阶段,明确增长赛道与衰退风险。
案例:某能源央企在规划中发现“双碳”目标将成为硬约束,于是将新能源投资比重提升至40%,并利用生命周期曲线判断煤电产业进入收缩期,提前布局CCUS等低碳技术。
方法二:行业与竞争分析(价值链 + BCG矩阵)
在明确大环境后,下一步是把行业格局和竞争态势摸清。

-
价值链分析:拆解行业环节,找出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与突破点。
-
BCG矩阵:通过“市场增长率×市场份额”,判断业务单元的优先级,指导资源投向。
案例:某制造业央企通过价值链分析,发现上游原材料企业议价力过强,于是牵头组建行业采购联盟;同时利用BCG矩阵,剥离“瘦狗业务”,集中资源投向新能源装备这一“明星业务”。
方法三:战略解码(战略地图 + 平衡计分卡)
战略如果不能分解成可执行目标,往往就会“悬空”。

案例:某通信央企在“十四五”时目标落地不足,“十五五”规划中采用战略地图明确目标,并通过BSC设置专利转化率、5G用户渗透率等量化指标,与预算挂钩,形成执行闭环。
方法四:组织与资源配置(三重博弈 + 三重转型)
央国企规划既要对齐国家战略,也要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。
-
三重博弈:平衡国家任务、企业效益、社会责任。
-
三重转型:推动业务模式、组织能力、数字化的协同升级。
案例:某军工央企在承接“科技自立自强”战略时,设立专项基金突破关键技术,并在组织设计上强化“军民融合”,实现双轮驱动。
方法五:规划落地(项目群管理 + PDCA循环)
再好的战略,如果没有项目化落地,也只是空谈。

-
重大项目群管理:把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项目群,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人。
-
PDCA循环:通过计划、执行、检查、优化,确保动态纠偏。
案例:某交通央企将“海外市场开拓”细化为十个重点项目,并建立跨部门工作组。季度PDCA复盘发现东南亚市场回款周期过长,随即调整融资模式,避免资金链断裂。
方法六:风险与合规(情景推演 + 风险预警模型)
面对不确定性,央国企必须提前设计应对方案。
-
情景推演:基于油价、关税、国际制裁等不同假设,准备多套应对方案。
-
风险预警模型:建立涵盖地缘政治、金融波动、合规的监测系统。
案例:某石化央企在规划中针对欧美加严制裁风险,设计了“双轨方案”:一方面加快国产替代,另一方面拓展“一带一路”市场,确保出口稳定。
方法七:创新与转型(新质生产力 + 数字化转型)
“十五五”规划必须回答:企业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?
-
新质生产力:推动数字孪生工厂、产业链金融平台等新业态成长。
-
数字化转型:通过建设数据中台、工业互联网平台,提升效率与协同。
案例:某装备制造央企建设数字孪生工厂,研发效率提升30%,并通过产业链金融平台打通上下游资金流,带动整个生态协同。
152页PPT十五五规划方法及案例








EA之家 » 十五五规划怎么做?央国企的7大方法与典型案例,附162页PPT指导手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