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件为86页网传德勤案例。
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不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各自为政的“烟囱式系统”:财务有财务系统,采购有采购系统,生产和销售又是两套逻辑。结果是数据割裂、流程脱节、管理难以穿透。进入“十五五”,企业必须直面这个痼疾,而一体化 ERP(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)正是打破壁垒、实现集中管控与价值链协同的关键抓手。
一、为什么要一体化
以往的 ERP 实施常常偏向“自下而上”的操作性数据管理,周期长、见效慢,对领导层的决策价值有限。企业领导常问:“何时能看到数据?ERP 到底能帮我什么?”这正是“一体化”的价值所在:
-
统一管控:建立“人、财、物、销”二级管控平台,实现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的纵向穿透。
-
流程优化:以价值链为核心,从合同到收款、从采购到生产,端到端消除断点。
-
数据标准:统一物料编码、财务科目、岗位职责,避免“同名不同义、同义不同名”的数据混乱。
-
决策支持:通过嵌入 KPI 指标体系,支撑战略监控、成本分析与风险控制。
二、ERP 的核心作用
-
规范业务:流程导向的管理模式,把组织、流程、制度、系统、文化全面融合。
-
提升效率:消除人工流转,提升财务、采购、库存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。
-
成本控制:通过集中采购与库存可视化,降低资金占用。
-
风险管控:在系统中固化权限分离、结算规范,形成内控“前移”。
-
价值创造:经营成果实时展现,为战略调整提供数据依据。
三、案例启示:XX 集团的整体规划
在案例中,XX 集团通过“一体化 ERP 集中管控平台”,走出了三步:
-
试点阶段:在人力资源、财务管理、物资管理、销售管理等板块率先实施,打下基础。
-
推广阶段:横向复制到更多子公司,纵向延伸至生产、预算、报表合并等领域。
-
拓展阶段:实现全面拓展与持续优化,建立跨组织多层级流程框架,明确风险控制点。
在实施中,集团特别强调“先共性后个性”,即优先固化标准化流程,再逐步兼顾各事业部的差异化需求。这种“90% 标准化 + 10% 个性化”的思路,使项目既保证了集团一体化,又兼顾了灵活性。
四、“十五五”的操作路径
进入“十五五”,企业在推进一体化 ERP 时,可以沿着以下思路:
-
顶层规划:统一 ERP 蓝图,明确业务边界与管控模式。
-
标准建设:固化物料、财务、岗位等关键标准,建立数据治理体系。
-
分步实施:先在财务、人力、采购等板块试点,再逐步推广到生产和销售。
-
智能升级:在 ERP 之上引入 BI、大模型,形成预测分析与智能预警。
-
闭环运营:持续优化流程和制度,真正把 ERP 打造成企业数字化的“管控中枢”。
五、86页网传德勤解决方案






EA之家 » 十五五方法论系列:一体化 ERP —— 打造企业集中管控与价值链协同,附网传德勤86页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