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件为45页PPTX文件。
IBM 流程架构方法论(EPF)以 “业务为核心、结构化落地” 为核心,搭建从流程框架到执行落地的极简体系,帮企业快速打通 “业务 – 组织 – IT” 协同链路。以下是核心内容提炼:
一、核心基石:流程架构的价值与层级

1. 流程框架的核心价值
- 对业务
明确流程边界与优化重点,避免重复或遗漏;
- 对组织
先定 “干什么”(流程),再定 “谁来干”(职责),建 “流程化组织”;
- 对 IT
为 IT 系统(如 ERP、CRM)提供业务依据,避免技术脱离实际。
2. 关键层级:流程模块(1-4 级)vs 具体流程(5 级)
两者定位截然不同,是 “骨架” 与 “肌肉” 的关系:
类型 | 核心定位 | 回答问题 | 示例 |
流程模块(1-4 级) | 流程体系框架 | “干什么” | 销售管理→商机管理 |
具体流程(5 级) | 日常执行手册 | “怎么干、谁来干” | 商机管理→跟踪商机(含 CRM 操作步骤) |
3. “蘑菇 + 五级” 简化模型
用 “链 – 块 – 段 – 线 – 点” 对应流程层级,直观易懂:

- 链(1 级)
业务主干(如研发、供应链、销售);
- 块(2-3 级)
核心能力(如销售→客户维护);
- 段(4 级)
场景化子流程(如客户维护→B2B 客户维护);
- 线 / 点(5 级)
执行步骤(如 B2B 客户维护→月度回访流程 + 系统操作)。
二、流程建模:双轨融合法(兼顾完整与落地)
IBM 不只用单一方法,而是 “自上而下 + 自下而上” 结合:
- 自上而下
先搭 1-4 级框架(确保体系完整,避免重复),适合新建流程(如数字化转型);
- 自下而上
从现有 5 级流程(如员工报销、订单处理)汇总,适合优化现有流程(如传统企业改造);
- 核心策略
用 “自上而下” 定框架,“自下而上” 补细节,平衡 “全局” 与 “落地”。
三、流程框架设计:三步极简落地

1. 第一步:梳理业务场景
从 4 个维度抓核心场景,避免 “一刀切”:
2. 第二步:甄核心业务能力
沿 “业务价值链(研发→销售→售后)+ 管理链(规划→执行→监控)” 提能力:
3. 第三步:搭 “差异 + 标准” 框架
- 标准化模块
跨场景通用(如费用报销、固定资产管理);
- 差异化模块
场景专属(如 B2C 需 “电商订单同步”,B2B 需 “竞标管理”)。
四、五级流程建模:从框架到执行
5 级流程是员工直接用的 “操作手册”,核心抓 3 点:
- 五维描述
简化为 “步骤(做什么)+ 角色(谁来做)+ 工具(用什么)”;
- 建模三步
想(定边界 / 参与者)→画(用标准符号,如泳道图)→验(查逻辑闭环);
- 责任落地
用 RACI 矩阵明确分工(R = 执行,A = 负责,C = 咨询,I = 知情),避免推诿。
五、IBM流程架构方法论45页PPT


免责声明:解读章节属EA之家原创,享有内容版权。《案例》章节来源于各文库类平台,内容无法找到真正来源,如有标错或文章所使用的图片文字链接等涉及侵权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处理,谢谢。
EA之家 » IBM流程架构方法论,附45页PPT案例
EA之家 » IBM流程架构方法论,附45页PPT案例